联盟动态 特别推荐
联盟观点|疫情经济影响——研报宏观经济观点摘录(20210517-20210523)
2021-05-27

华泰证券“缺芯”对增长和通胀影响几何?


      今年以来,全球范围内的芯片短缺现象“愈演愈烈”。2月起,陆续有汽车厂商宣布由于半导体供给不足而大规模减产,智能手机、电脑和游戏机等消费电子行业生产同时受到冲击。4月中国汽车产量环比下降9.3%;平均而言,1季度相比去年下半年产量下降15%。另一方面,疫情推动数字化需求快速上升,而疫后汽车等消费需求显著回暖,加剧芯片供需缺口。

      粗略估算,中国芯片相关行业占GDP的比重约为13%。在制造业中,与芯片直接相关的行业包括专用及通用设备、汽车、交通运输设备、电气机械、计算机,以及相关度略低的其他制造业和金属制品业。另一方面,信息服务技术等第三产业也与芯片较为相关。我们估算芯片短缺对中国GDP的影响可能在0.7%~1.9%之间。这一估算的假设是今年芯片总供应减少约3成,且持续4个季度左右。

      芯片缺货影响产出最显著的行业包括计算机、手机、仪器仪表、视听设备、家电等消费电子类设备,以及汽车行业。预期芯片短缺可能至少持续至今年底。假设芯片缺货30%,上述行业产出将下降2%-25%不等。疫情防控形势和国际局势的变化导致这一预期仍面临不确定性。但另一方面,如果芯片短缺持续时间更长,相关行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压力会加大。

       “缺芯”现象折射出疫情后供应链受损及全球重启+美欧巨额财政刺激下的供需缺口,以及芯片相关行业(如汽车、电子、家电等)受到成本推动的涨价压力。短期内,“量缩价升”的局面或将维持。鉴于疫情的持续时间较长且不确定性犹存,而美欧大规模财政刺激对需求的推动仍在发酵,供需缺口可能进一步扩散。


光大证券|年内消费能恢复到疫情之前吗?


      疫后消费修复经历了必选消费、宅经济、出行消费、居住消费的依次改善,当前处在出行、居住消费继续改善的阶段。出行消费改善,与服务性消费场景的政策管控松绑、国内疫情防控得力、居民外出消费意愿增强有关。居住消费则受益于居民收入的改善、地产销售的先行恢复。

      往前看,我们认为年内消费有望继续修复,但增速难以回归至疫情前水平。一方面,疫情对经济的影响仍在,就业形势尚未稳固,居民收入内部分化明显,未来收入不确定性较高,进而形成预防性储蓄。另一方面,新冠疫情长尾效应下,全球疫情仍在持续反复,在年内疫苗尚未大面积接种之前,预防性储蓄现象可能仍将存在,约束后续修复空间。


疫后消费呈现出渐进式修复,可概括为四个阶段:


      一是,必选消费托底消费。2020年一季度,国内疫情蔓延,政府实施严格的抗疫措施,服务业活动暂停,居民消费以食品、日用品、药品等生活必需品为主。

      二是,“宅经济”消费兴起。2020年二季度,国内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经济恢复性增长,居民消费意愿改善,但线下消费活动仍然受限,催生了以宅经济为主的消费路线。

      三是,出行消费持续回暖。2020年三季度,随着疫情防控政策松绑,居民外出活动强度增加,带动出行消费回暖,延迟的大额消费也陆续回补。

      四是,居住消费企稳回升。进入四季度后,冬季国内疫情反复,消费进入平稳修复期。餐饮收入增长疲弱,商品消费的增量转移至家电家具等居住类消费。

必选消费、“宅经济”消费恢复充分,向上空间相对有限;以纺服、餐饮为代表的出行消费、居住消费远低于疫情前水平,未来仍有改善空间。就业形势尚未稳固,居民收入表现分化,收入基础有待夯实。一般来说,收入与消费的增速基本一致,而去年以来消费支出表现持续弱于可支配收入,这意味着尽管居民的消费能力有所回升,但消费意愿依旧受到影响。这与预防性储蓄的存在有较大关联,意味着居民对未来收入的不确定性依然较高。

      预防性储蓄仍在,或将制约年内消费上行空间。本次新冠疫情长尾效应下,全球复工和抗疫并存,导致本轮预防性储蓄回落速度偏慢。我们认为,在疫苗尚未大面积接种之前,预防性储蓄现象可能仍将存在,进而约束后续消费修复空间。


国金证券|ESG投资及其在碳中和、碳达峰上的体现


      一、ESG的投资理念及策略是什么?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是指公司经营决策和行为在环境、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三个维度的体现。目前来看,具有相对成熟ESG评价体系的机构包括MSCI、汤森路透和商道融绿。从企业价值定义来看,ESG更倾向非显性的相对价值法,在投资中的作用主要包括挖掘可持续发展企业和提升风险防御能力,在获得长期稳定回报之外,降低投资组合的回撤率。ESG投资策略主要分为:整合策略、筛选策略、股东参与策略和影响力投资。

      二、当前全球对于ESG概念和金融产品的需求出现爆发式增长。在疫情发酵之前,全球对于ESG的关注主要集中在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两方面。疫情发酵后,市场意识到疫情反应不仅仅是全球环境问题,另外还反应了不同公司在应对疫情中暴露出现的公司治理问题,ESG中“S”和“G”的问题凸显。危机应对的策略将从公司治理和社会责任两个方面影响公司整体的ESG评分。通过完善公司治理可以在危机时期降低公司ESG评分的波动,并通过ESG金融指数直接作用于市场投资者对公司的投资期望,以至于可持续发展基金成为了疫情后资本市场的安全垫。从产品来看,ESG相关的股票类和固定收益率ETF产品均出现了爆发式增长。2021年1-4月,全球ESG相关的债券发行额相比2020年全年总额增长60%以上。从全球范围来看,未来1-2年ESG有四大趋势值得关注:1)ESG数据的质量和透明度将持续改善;2)拜登政府在应对气候方面的基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3)“ESG”中的“S”领域存在的问题在疫情后被放大;4)从投资方面来看,全球绿色债券升温。

      三、ESG投资是我国落实碳中和碳排放的主要抓手之一。虽然我国绿色债券市场发展较快,发行规模现已位居世界第二,但有关ESG的市场发展依然不够成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监管机构还未对ESG信息披露进行强制要求,且披露内容、披露标准缺乏统一的规范;2)国内市场上真正开展ESG投资的规模并不大,所以需要尽快展开投资者教育,并推进可投资标准化的ESG产品。往后看,ESG投资将作为我国落实碳中和碳排放的主要抓手,推广ESG正是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工具。从资本市场回报率来看,美国企业ESG得分较高的企业长期表现较优,且呈现波动率较低的特征。我国ESG相关股票存在绿色溢价。预计为实现碳中和碳达峰,一些ESG评分较低的传统行业有望在碳中和的趋势中重塑竞争优势,通过产业升级、走出差异化的成长企业,将拉动长期投资回报上升。


华泰证券|全球疫情边际缓解


      欧洲国家疫情快速回落至今年2月以来最低水平、印度和东盟国家的新增疫情也较5月上旬边际缓解。截至5月21日,美国(46.5%)、英国(55.7%)、法国(32.0%)、德国(39.3%)中,德国和法国的疫苗接种速度加快,法国将于本月末将向所有成年人开放疫苗接种(括号内为各国总人口接种覆盖率);英国、德国、法国封锁措施逐步解除。印度部分地区(如新德里)实施严格封锁,新增疫情得到一定控制,但疫苗供给缺口仍然较大。发达国家当中,日本疫苗接种相对滞后、面临新一轮疫情冲击,而距离东京奥运会开幕仅有两个月,国内疫情防控压力较大。


中泰证券|粮食危机加剧


      全球应对粮食危机网络(GNAFC)发布的《2021年全球粮食危机报告》显示,2020年在全球55个国家和地区,至少有1.55亿人陷入危机级别或更为严重的重度粮食不安全状况,较上一年增加约2000万人,冲突、新冠疫情冲击经济和极端天气是造成粮食不安全状况恶化的主要原因。2020年非洲大陆仍是受粮食危机影响最大的地区,其面临重度粮食不安全问题的人数占全球总数的63%,高于2019年的54%。令人担忧的是,自2017年报告首次发布以来,全球重度粮食不安全问题持续加剧,丝毫没有停息。


平安证券|全球经济复苏之路走到哪了?


      一、经济走到哪了?本次疫情后恢复节奏显著快于次贷危机,体现外生性冲击后的复苏特点。发达地区恢复快于非发达地区,前者抗击疫情的手段和资源更加充裕。美国经济恢复强于非美经济,这体现在新兴市场的强出口和美国贸易逆差的扩大。美国政策的强刺激为需求恢复保驾护航,但不一定能充分调动就业与生产的积极性。全球强劲地、不均衡地复苏,正在极致地演绎,前方或还有一段路,但拐点终将来临。

      二、通胀走到哪了?大宗商品周期仍会演绎,但应慎言“超级周期”,因可能缺乏需求端的强力拉动。部分商品供需矛盾或仍持续1-2个季度甚至更长,但分化可能更明显。美国是全球通胀的“震源”,虽然通胀指标蹿升,但目前判断通胀可能仍是“暂时的”。不均衡的复苏,意味着全球通胀水平很难共振走高。

      三、政策走到哪了?美国M2仍在扩大,但欧日M2拐点已现,部分新兴市场已经开始加息。美联储“不急转弯”,4月议息会议讨论“何时开始讨论Taper”。但市场早已提前反应,如年初10年美债利率攀升。美国财政刺激力度“有过之而无不及”,近期财政资金“只进不出”,美联储和财政部的配合仍在继续。“不急转弯”、“大政府”、“赤字货币化”等,是疫情后全球都需要重新思考的政策命题。

      四、市场走到哪了?美股处于历史上很“贵”的位置,但仍然具备相对于美债的高性价比。不同地区和不同板块股价博弈加剧。10年美债利率“企稳”,静候美联储的下一步。美元处于一个变数很大的时期,不宜“单边看空”,短期看美欧经济预期差会否切换,长期看美国经济增长信心能否战胜美元泛滥的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