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盟动态 联盟快讯
联盟观点 | TOD背景下高铁站点对城市发展影响(二) —余姚北站开通对余姚市产业格局的影响
2020-08-10

      “高铁时代”不仅改变了中国的交通格局和人们的价值观念及出行方式选择,更改变了中国的区域经济结构和高速铁路沿线省份和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空间形态。

      余姚北站的开通,快速提升了余姚城市交通可达性,加强了区域间经济联系,也对余姚市产业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一方面,推升了余姚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另一方面,也相对降低了余姚的第三产业在区域内的地位。



余姚北站开通推升余姚市产业结构高级化


      产业结构代表着经济发展水平、发展阶段和发展方向,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项长期任务。为研究杭甬高铁对余姚市产业结构的影响,引入了实证预测模型对比余姚北站投入使用前后三次产业增加值变化情况。由于高铁效应显现具有时滞,所以使用变量为滞后一期变量,接待游客数作为反映铁路旅客运输的基本产量指标,选取三次产业增加值反映产业结构。

      首先建立高铁通车前余姚市接待游客数量与第一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增加值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关系的回归方程。


线性回归模型为


利用2010—2013年的数据进行回归,回归结果如表1所示:



      经分析发现,三个回归方程系数在0.1的置信水平上都比较显著,且调整后的R2值和F值都比较大,方程的拟合度较高,即产业增加值变动可以由游客人数变动进行部分解释。在此基础上,引入余姚市2014—2018年接待游客数量,可以获得2014—2018年三次产业增加值预测值。


表2 2014—2018年余姚市三次产业增加值预测结果:


      将三次产业预测值与2014年到2018年实际值相对比可以发现,在大部分年份中,第一产业增加值真实值均大于预测值,说明开通高铁之后,余姚市第一产业的发展要好于没有开通高铁的预测值,余姚北站的开通对余姚市第一产业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表3 2014—2018年余姚市三次产业预测值与真实值对比


      余姚北站开通之后,余姚市第二产业增加值真实值基本都小于假设没有开通高铁的预测值。也就是说,高铁的开通并未给余姚市第二产业发展带来正向激励。这种影响的形成可能在于随着交通的便利,部分产业向周边地区进行了转移,以制造业为代表的本地第二产业发展遇到一定的问题。

      从第三产业看,余姚北站开通之后第三产业增加值实际值在大部分年份明显高于预测值,即高铁的开通促进了余姚市第三产业的发展。近年来余姚市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整体来看,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余姚高铁北站的建成并投入使用,余姚市第二产业增加值占比不断下降,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逐年上升。期间虽有反复,但是整体的趋势展示了余姚市产业结构变化情况。


图1  余姚市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变化情况


      综上所述,余姚北站的开通促进了余姚市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但是这种促进作用可能是有一定期限的,即短期内出现较大的波动,随后产业增长回到稳态增长路径。第三产业的发展提升了余姚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实现了产业结构高级化。高速铁路的开通对第二产业的发展产生了较为显著的抑制效应,随着城市间通勤成本的较低,部分产业实现了异地转移。


余姚北站开通降低了余姚市服务业的区域内地位


      2010到2019年,杭甬客运专线沿线县区服务业增加值不断增长,服务业发展较为迅速。

      其中,萧山区服务业增加值增长最快,从2010年的约420.54亿元快速增长到2019年的1022.7亿元,增长幅度和速度都非常快。此外,慈溪市服务业增加值增长也较快,在2010年,慈溪市服务业增加值在杭甬客运专线沿线8个县区中排名第3,随后其服务也不断发展,到2019年,服务业增加值已经超过海曙区,排名杭甬客运专线沿线县区第二位。

      就余姚而言,从2010年到2019年,其服务业增加值虽然在增长,但是增长幅度和速度都相对于其他县区都较慢,目前在沿线县区中基本处于比较靠后的位置。


图2  杭甬客运专线沿线县区服务业发展情况



      2010年以来,杭甬客运专线沿线县区服务业重心的经度值不断变小,2017年以来虽有反复,但是变化不大。这说明服务业重心的位置在不断向西移动,但是近年来出现了反复的趋势。

      从纬度来看,沿线县区服务业重心的纬度值不断升高,也就是说杭甬客运专线沿线服务业重心在不断的向北移动。

      整体而言,杭甬客运专线的开通改变了沿线县区服务业重心经度转移方向,由向低经度移动转变为向高经度移动。而纬度值变化趋势不变一直是向高纬度地区移动,服务业重心整体方向由杭甬客运专线开通前的西北变为东北。


图3 杭甬客运专线沿线县区服务业重心经纬度变化


      从2010年到2016年,余姚市与沿线服务业重心距离不断增大,从初期的不到32公里逐渐增长到后期峰值的超过38公里,在2016年之后,余姚市距离杭甬客运专线沿线县区经济重心的距离有缩小的趋势,这种变化可能是余姚北站的开通对余姚市服务业发展正向影响具有时滞。


图4 杭甬客运专线沿线县区服务业重心与余姚市距离变化



      从服务业上限看,以余姚为代表的县级城市主要为自身和周边集镇、农村提供基础服务,这些服务的上、下限都很小。

      在服务业市场范围相互交叉存在竞争的县区中原本服务业规模较大,提供的服务种类更多,所提供服务技术水平更高更专业化,等级也更高的城市会获得更大优势。



这种优势的获得主要通过以下四个机制:


➊由于下限的缩小,可以提供原本因需求过小而不能支撑的高水平服务,而越是高水平专业化的服务人均需求越低,下限越高,从高铁缩小下限中获益更多。
➋由于上限的扩大,原来由本级城市提供而次级城市不提供的服务获得了更多的市场。并且这些服务一般都是需求收入弹性更高的对次级城市的服务有替代性的专业化特色服务,甚至是订制服务。
➌等级更高,服务业种类和规模更大的城市更能够通过雅克布斯外部性促进服务业创新和生产效率的提高。高铁扩大市场范围上限后,大城市在生产本级和次一级城市都生产的服务方面存在优势,从而挤占次一级城市的市场。
➍企业和居民在购买大城市提供的高等级服务时可以顺便购买其他服务以降低旅行成本,从而进一步挤占了次级城市的服务业市场。


      结合之前的分析可知,余姚北站的开通导致沿线服务业出现了不均衡发展,2010年服务业发展增加值较高的萧山区、海曙区和慈溪市服务业增加值在杭甬客运专线开通之后快速增长,相对于其他县区的优势更加明显。而杭甬客运专线开通之前服务业相对落后的余姚市、上虞区和江北区等,在客运专线开通之后服务业在沿线县区中的占比进一步下降。

      所以从直观的角度可以发现,余姚北站的开通对余姚市服务业的发展在绝对值上虽有提升,但是相对于沿线其他县区,发展实质上呈现出逐渐落后的趋势。

      (本文转自中国城市运营联盟发起单位—华晟基金公众号,华晟观点——《TOD背景下高铁站点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思考》系列文章之二,后续将陆续推出三,敬请期待,欢迎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