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盟动态 联盟资讯
胡必亮教授在瑞士参加欧俄中印美“一带一路”辩论会
2019-02-22

      1月29日,中国城市运营论坛顾问委员会成员、中信改革发展研究院资深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新兴市场研究院院长、北京师范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院长、北京师范大学“一带一路”学院执行院长胡必亮教授应邀出席由瑞士央行和瑞士联邦经济事务部在瑞士首都伯尔尼市郊联合举行的“欧俄中印美一带一路辩论会”。来自中国、美国、俄罗斯、印度、欧盟五大经济体的专家学者从各自立场出发,对“一带一路”倡议及其实施发表各自的观点,现场展开激烈辩论。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高级顾问Astrid Skala-Kunhmann女士主持辩论会,瑞士联邦经济部国务秘书Marie-Gabrielle Ineichen-Fleisch在辩论会后的午餐招待会上致辞。



      辩论会于当天上午8:30开始,首先由胡必亮教授发表自己的看法。胡必亮教授用共建“一带一路”的起点、时点、终点三个点来说明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及与其他国家共建“一带一路”的原因、进展、目的。基于自己的研究和参与“一带一路”实地调研的结果,胡必亮教授认为,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的起点在于中国的改革开放直接带来了两个主要结果:一是改变了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促进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二是积累了一定量的财富和资本。基于第一方面的结果,中国希望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分享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包括大力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工业园区建设、国际产能合作等方面的经验,愿意与其他发展中国开展这些方面的合作;基于第二方面的结果,中国在国家、企业和个人层面都有一定的资本寻找新的投资机会,包括在国外的投资机会,美国、日本、欧盟国家的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也出现了这样的现象。因此,中国倡导与其他国家共建“一带一路”,既有利于促进进入新时代的中国的进一步发展,也有利于促进其他相关国家的发展。



      胡必亮教授认为,共建“一带一路”的终点非常清晰明了,那就是一方面通过共建“一带一路”,消除对中国发展的某些制约,如通过构建更加便利的贸易关系、通过发展更好的国际贸易,更好地满足中国能源、粮食等重要产品的需求,以及通过更多的对外投资,从国际市场上取得投资回报;另一方面,其他国家尤其是其他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取得更多的来自中国的投资,同时增加对中国的出口,更大力度地推进其工业化发展进程,等等。因此,共建“一带一路”属于互利共赢的务实合作,对合作各方都有好处。

      胡必亮教授也讲到,在目前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时点),也确实出现了一些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譬如说债务风险的问题、重视多边合作不够的问题、中国企业在有些国家的经营活动不够规范的问题,等等。这些通过相关各方共同进行深入研讨、友好协商,是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的。

      但是,来自欧盟的代表认为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主要是在搞地缘政治,主要是为了分化欧洲;来自美国的代表认为中国是在通过“一带一路”提升自己在全球的影响力,是为了改变现有国际秩序;来自印度的代表认为,中巴经济走廊建设没有考虑到印度的领土主权要求,“一带一路”建设是在人为地为一些国家制造债务陷阱;来自俄罗斯的代表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是以中国为中心倡议,考虑其他国家平等合作不够,对中亚地区国家的合作除了经济合作外,有向其他方面渗透的趋势。



      参会的其他代表也就“一带一路”倡议与实施,提出了许多问题,胡必亮教授都一一作了解答。

      瑞士联邦经济部国务秘书Marie-Gabrielle Ineichen-Fleisch女士在随后的午餐招待会上发表致辞。她明确地表示,瑞士政府支持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并在主动寻求积极融入其间的机会;她同时也指出,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建设,需要严肃地考虑按照相关国际规则行事;她提议各国应该充分尊重和理解中国倡议的积极意义,提出建设性的改进意见,而不是一味地批评与指责。



      除了来自以上五大经济体的专家学者外,还有来自瑞士、日本和来自中东欧、中亚、西亚地区部分国家以及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组织的专家学者、部分国家的部长和央行行长、部分国家前政要等共约60人参加了这次辩论会。


声明:以上文章转自北师大新兴市场研究院公众号,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